近年来,银行业内掀起零售大战,信用卡业务被视作转型的突破口,各家银行纷纷加码信用卡权益,而这也被羊毛党盯上,形成了一条以套取积分为目的的产业链。近日,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则刑事裁定书就揭露了一位“职业羊毛党”为骗取信用卡积分进行虚假交易,最终锒铛入狱的真实案例。
文书显示,在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被告人被告人陆某、杨某经共谋,虚构商户信息,利用瑞银信收单平台,使用本人及亲友名下的多张交通银行信用卡频繁虚假交易共计人民币700余万元(以下币种同),套取交通银行信用卡消费积分700余万分并利用上述积分兑换刷卡金、最红星期五活动优惠金额共计106189.48元。 据悉,公安机关在被告人杨某、胡某处查获银行信用卡100余张。经银行核实,其中17张信用卡由杨某持有的系他人名下信用卡、13张信用卡由胡某持有的系他人名下信用卡。
法院认为,被告人陆某、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共同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杨某、胡某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其行为已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最终,被告人陆某、杨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6万元不等。上述案件并非个例,信用卡市场中有众多羊毛党的存在,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薅羊毛的行为都是非法的。
合理合法的“薅羊毛”和违法犯罪的诈骗行为之间的界限,关键在于消费和信息的真实性。合理合法的薅羊毛,其实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实施真实的交易行为,然后用这些积分来兑换银行的礼物。不管是自己使用、出售或者转赠他人,都没有问题,这都是合理合法的,用自己亲友的信息也是真实的信息,不构成犯罪。但如果一旦使用了虚假的交易,包括非法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来换取这些积分再换取礼物的话,那就属于欺诈行为了,如果数额足够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事实上,对于羊毛党们非法套利的行为,各家银行也都开始采取防范措施。据统计,已有平安、兴业、民生、邮储等银多家银行对信用卡积分规则及发卡策略进行调整,主要包括增加不累计积分商户、取消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交易积分累计、增加线上支付累计积分等规则。此外,各银行也在对虚假交易、套取积分等行为加强风控,一旦发现不正常的刷卡交易,会对持卡人采取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严重违规的将会被冻结或封卡。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对信用卡线下积分“动刀”可增强对真实交易的识别,真实性更高的线上业务更受青睐,将精准打击黑产羊毛党。对于持卡人来说,应当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持作用。
律商联讯童颖将分享跨境支付欺诈管理与合规
【2024跨境数字金融产业合规与共生大会】将于2024年1月...(125 )人阅读时间:2025-07-122024跨境数字金融产业合规与共生大会圆满举办
2024年1月10日,由移动支付网、出海记主办的“2024跨...(168 )人阅读时间:2025-07-12央视揭秘范一飞!曾帮人拿下手机银行项目
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在金融领域体现得十分典型。1月9日晚,中...(201 )人阅读时间:2025-07-12一机一码后多家银行开始封卡降额!
近日,有多家银行信用卡开始大规模降额,部分用户额度甚至降到零...(269 )人阅读时间:2025-07-12